【深度】“华龙一号”:中国巨龙腾飞世界

Time:2016-07-07 02:14:02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商用核电站,整个核电站工程几乎全部由国外引进,99%都是进口设备,包括沙子和水泥。由于沙子没用完,大亚湾的滩涂上多了一片沙滩。  今后,中国核电站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沙滩了。不仅如此,今后的中国核电还会走出去扎根到世界各处———巴基斯坦、英国、阿根廷……做到这一步的关键,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先进核电压水堆“华龙一号”诞生。那么“华龙一号”的名字由何而来?技术上的先进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国际市场对我国独立研发的这一核电机组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绕不开的两个技术之一:中核ACP1000
 
  要探寻“华龙一号”的来历,ACPR1000+和ACP1000是两个绕不开的技术。同样绕不开的还有秦山核电与大亚湾核电这两个我国最早的核电站。
 
  ACP1000是中核集团研发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也是“华龙一号”的一部分。2010年,中核集团立项开展重点科技专项———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ACP1000核电机组。并于秦山二期开始研发。
 
  在自主设计并建设秦山核电站CNP300及秦山二期核电站CNP600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中核集团开始研发百万千瓦级压水堆。其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999年,中核集团启动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CNP1000)概念设计;2001年,完成CNP1000标准设计方案;2005年6月,完成CNP1000初步设计、初步安全分析报告。
 
  随后,在前期研发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确定“177堆芯”“单堆布置”等22项重大技术改进,型号更名为CP1000。2009年底,CP1000示范工程福清5、6号初步设计完成。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为进一步论证总体设计方案和重大技术改进方案的适宜性,中核集团与NSC开展了CP1000重大技术改进、安全设计及验收准则联合研究。2010年4月底,CP1000技术方案完成实验验证、论证分析和联合研究工作,方案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内同行专家审查。
 
  福岛事故后,按照最新法规标准要求,中核集团发布《ACP1000概念方案及科研补充报告》。2011年8月,完成顶层方案设计,中核集团专家审查会通过审查并正式批复。随后完成示范工程福清5、6号初步设计,并开展施工图设计,启动主设备采购。并顺利通过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针对ACP1000堆型的初步设计评审。
 
  另一个绕不开的技术:中广核ACPR1000+
 
  同ACP1000源于秦山核电站一样,ACPR1000+要由大亚湾核电站说起。大亚湾核电站引进法国法玛通公司在CPY的基础上形成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的M310堆型。M310堆型为中广核推出的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方案CPR1000的样本。
 
  中广核在推进CPR1000核电技术建设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对照国际最新安全标准,借鉴国际核电领域的最新经验反馈。2010年,中广核在充分利用我国近30年来核电站设计、建设、运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技术和人才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核电发展趋势,启动百万千瓦级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研发设计工作,当时取名ACPR1000。
 
  福岛核事故后,ACPR1000技术充分借鉴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水平,较CPR1000技术具有更为安全、可靠、先进、经济的特点。
 
  该技术重点也在安全性与成熟性等方面进行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各项设计指标均满足我国最新核安全法规,以及美国用户和欧洲用户文件要求。ACPR1000也更名为ACPR1000+,寓意“更加安全、更加先进、更加成熟和更加可靠”。
 
  技术融合诞生“华龙一号”
 
  从2011年开始,中广核和中核都有意针对第三代核电技术展开技术融合,由此开始进行了各类磋商。2013年4月25日,在国家能源局组织协调下,中广核和中核就技术融合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在ACPR1000+和ACP1000基础上,联合开发“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各取所长形成更优的技术方案,取名华龙有“中华复兴,巨龙腾飞”的寓意。
 
  同时,为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华龙一号”技术,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中广核和中核共同确定“华龙一号”的英文名称为HPR1000(Hua-longPressurizedReactor),H就是Hua-long拼音的首字母。
 
  2014年8月22日,“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华龙一号”成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三代核电技术要求,设计技术、设备制造和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国内可以自主出口核电机型,建议尽快启动示范工程。
 
  今年3月17日,由中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共同出资的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龙国际”)揭牌成立。华龙国际将积极实施国家核电发展战略,致力于持续融合与发展“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统一管理并实施华龙技术、品牌、知识产权等相关资产在国内外经营,推动“华龙一号”成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主力品牌。
 
  华龙国际董事长邹勇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核与中广核两大集团现有的、与“华龙一号”相关的技术都无偿地注入了华龙国际。华龙国际拥有使用权。在华龙国际成立后,两个集团这一部分无论是人员、平台还是技术,都统一归属到华龙国际这一平台上。
 
  海外首台机组已开工“走出去”成果显著
 
  目前为止,“华龙一号”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主要产品。2015年8月20日,在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2号核电项目也实现了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这标志着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15年2月,中国和阿根廷政府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标志着“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在此基础上,2015年11月,中核集团和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了压水堆项目框架合同。
 
  2015年10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针对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签订《英国核电项目投资协议》,2016年3月30日,中广核集团与捷克能源集团在布拉格签署了《关于在核能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全面合作   谅解备忘录》,该合作备忘录明确了中广核与捷克能源集团未来在核能领域合作的范围,包括核电站的采购、建造、调试、运行和维护、大修和改造、核燃料循环等领域的信息及经验互换等。此外,我国还与苏丹、巴西、埃及、加纳、马来西亚等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与核电先进国家比,‘华龙一号’具备了很多竞争优势。它采用了渐进式的技术发展路径,在成熟技术基础上集成了众多先进技术特征,在保证成熟可靠性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电厂安全性,平衡了经济性。”中核集团核动力事业部副主任李卓群认为,“华龙一号”创新性地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充分吸收了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建设成本也明显低于核电先进国家三代核电技术。
 

北极星核电网讯:大亚湾<a title="核电站新闻专题" href="http://news.bjx.com.cn/zt.asp?topic=

Industrial Product Procurement

Go to Tima365 !

Official account
Hongwei Supply
Hongwei Supply
Tima365
Tima365
Applet
Tianma365
Tianma365
Logistics
Logistics
Video
Hongwei Supply Video
Hongwei Supply Video
Tima365 Video
Tima365 Video
Hongwei Supply Tiktok
Hongwei Supply Tiktok
Contact us
Hotline: 400 887 9967
Headquarters: 86-579-81799999
Fax: 86-579-81791111
E-mail: zjhw@hw-mail.cn
Supervise email: hwjw@hw-mail.cn
Add: No. 888 Jiuzhou West Road, Dongcheng Street, Yongkang, Jinhua, Zhejiang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