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核电设备进入自主化阶段供应链支撑走出去

Time:2014-08-08 09:20:49
        “三代核电设备供应链,主要指的是要培养一支具备核心技术与竞争力的设备供应团队,打造设计、制造紧密联系的联合开发体,为全球的AP/CAP系列三代核电发展提供设备支撑。从2009起,大约通过6年的努力,我们的核供应商队伍不断扩大,初步建立了三代核电设备供应链体系,并且不断完善,现阶段大概可以支持每年6~8台AP1000或CAP1400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化建设的要求。”在7月29日北京召开的2014中国核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设备部副主任简靖文如是说。
  我国核电设备经历了3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独立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总数达到20台,总装机容量为1807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为3062万千瓦,其中在建机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日本福岛事件之后,我国暂停审批新的核电机组,三年“沉寂”,如今从官方到民间,核电重启的呼声日益高涨,众多企业也蓄势待发,核电设备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

        三代核电设备进入自主化阶段

        “现在国内核电设备生产的能力,和国外企业已经齐平,甚至领先。AP1000依托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四台机组作为我国核电自主化项目,四台机组的平均国产化率达到55%,第四台机组国产化率预计将达到72%。首台国产的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气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都即将交付。通过这几年建设,CAP1400的国产化率预计能够超过80%。”简靖文说,国家核电设备供应商大概有109家,其中90多家是国内供应商,只有10家左右来自国外。

        此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肖新建曾撰文指出,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业国产化有三个层次:一是对设备的设计国产化,即对设备制造的研发设 计能力;二是设备的制造能力(或称有技术的组装能力,有此能力并不意味着完全自主化,有些设备的一些材料和构件必须向国外购买);三是原材料的国产化能力,即为真正的自主化能力,这涉及到我国材料研发、制造能力,不仅仅限于核电行业本身,这种能力是我国工业行业(包括材料工业、机械制造业等)的核心竞争力。

        回顾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之路,大约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学习阶段,引进、组织技术转让,以一重、二重、三大动力等13个集团30多家国内企业为主,学习西屋、EMD、SPX、DOOSAN等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其次是实践阶段,通过核电项目的供货,依托项目,逐步提高国内企业的设备制造水平,而且掌握这些技术。最后是提升阶段,通过联合研发,逐个攻关,突破、提高、掌握相关技术,为我们核电项目,比如CAP1400提供设备,这也基本上是目前这个阶段。

        在简靖文看来,现在核电设备国产化的过程基本上已经结束,中国核电正逐步进入下一阶段,即自主化阶段。因为核电设备真正本地化主要包括两个必要的阶段,第一步是国产化,第二步才是自主化。像CAP1400,包  括后续的AP1000项目,特点不单单是在中国制造,而且设计,也是中国的设计,其中包括设计院,还有工厂的自主设计。

        核电设备“走出去”布局海外

        在核电重启日益临近的氛围中,国内企业纷纷向海外核电设备市场扩展。中核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已经开工建设,中广核下一步将在罗马尼亚、英国、南非等地推进海外项目,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跟南非、土耳其的项目则将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核电设备“走出去”提速,核电成为继高铁之后又一张显赫的中国名片。由于有关核电设备的利好消息不断冒出,核电板块股价飙升。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截至7月30日收盘,核能核电指数较今年年初已整体上涨20.48%,其中上风高科、湘电股份、科新机电、中核科技、沃尔核材、丹甫股份等6只股票涨幅均超过40%,特别是丹甫股份,因受台海核电借壳的影响,年内涨幅已达到246.94%。

        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以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三大发电设备制造集团,以及第一、第二重型机械制造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这几家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总量的80%。而被称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除了CAP1400,还有中核的ACP1000和中广核的ACPR1000+,其中后两者又合并为“华龙一号”。

        “核电设备走出去,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设备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原机械工业部重大装备司司长、核电办公室主任,现任国家核电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许连义说,CAP1400的确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但它目前还没有运行,也就是说仍然缺乏运行经验,这是我国核电走出去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因为出口只能是自己开发的技术和设备。

        据悉,尽管目前核电尚未重启,但前期工作都在做,设备制造、试验等一直没停。比如CAP1400示范项目,现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初步选定的29项长周期设备(即加工周期比较长的设备),其中25项已经签订合同,其他4项虽然还在谈判中,但也基本上确定了。最典型的就是蒸汽发生器,从订货到交货,整整48个月,需要4年时间,如果订货晚了,有可能就影响到整个工期。

        而随着核电重启的到来,以及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站的建成投运,核电设备“走出去”必将迎来新的机遇。

信息来源国际在线

Industrial Product Procurement

Go to Tima365 !

Official account
Hongwei Supply
Hongwei Supply
Tima365
Tima365
Applet
Tianma365
Tianma365
Logistics
Logistics
Video
Hongwei Supply Video
Hongwei Supply Video
Tima365 Video
Tima365 Video
Hongwei Supply Tiktok
Hongwei Supply Tiktok
Contact us
Hotline: 400 887 9967
Headquarters: 86-579-81799999
Fax: 86-579-81791111
E-mail: zjhw@hw-mail.cn
Supervise email: hwjw@hw-mail.cn
Add: No. 888 Jiuzhou West Road, Dongcheng Street, Yongkang, Jinhua, Zhejiang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