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后劲足

Time:2024-06-21 09:30:48

  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总产值已超过1.7万亿元。但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产品进入“甩卖”模式,光伏产业链价格为何逆势走低?未来光伏市场还有哪些亟待重视的关键问题?
  “一个年产能1吉瓦的光伏组件车间,230名员工连续生产1个月,人休机不休,在组件价格大幅下跌的当下,会亏损500万元。如果车间不生产,全体员工放假,只发工资,还能节省一笔生产的水电费和设备折旧费。”在近日召开的2024光伏市场发展论坛上,国内某组件企业道出了光伏企业面临的尴尬。
  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活跃、产业链完整齐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总产值已超过1.7万亿元。但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产品进入“甩卖”模式,多晶硅、组件产品价格降幅均超过50%,跌破生产成本线,企业盈利压力巨大。在全球光伏装机大幅增长背景下,光伏产业链价格为何逆势走低?未来光伏市场将如何演变?还有哪些亟待重视的关键问题?
  理性看待阶段性波动
  2023年以来,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产业链企业大幅扩产,造成市场供过于求。“价格跌得过多,TOPCon、异质结电池产品都亏着卖,这不是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安徽华晟新能源产品开发管理中心高级总监田介花指出,市场本身具备调节功能,当部分企业储备资金不足以填补亏损时,自然会被淘汰,届时光伏产品价格会回归合理区间。
  “追求低价对光伏组件行业长远发展非常不利。”通威股份光伏商务部国内技术负责人尹海斌指出,光伏组件技术更新迭代快,现在开发的TOPCon、HJT、钙钛矿/混合型BC等技术,整体适配性在短期内很难进行调整,也就是说规模越大,风险可能越高。“光伏产业链价格已经相对透明,要保留每个环节的合理利润空间。”
  “现在是制造企业的阵痛期、开发企业的欢快期,但后续肯定会逐步调整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天合光能中国区战略产品及市场总监唐正恺表示,光伏成本继续下探将换来光伏电站的投资利润空间,但这部分利润空间大部分被开发环节获取,这本身并不合理。“目前,光伏发电还不是稳定电源,应该将利润空间投入到将光伏发电由不稳定电源变成相对稳定电源上。光伏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一定是让光伏发电朝着更加友好、稳定的电源方向发展。”
  看好长期发展前景
  尽管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但从业者普遍认为,光伏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消纳、消费责任进一步向各类重点用能企业、终端电力用户传导落实,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外向型产业、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绿电消费预计呈快速增长态势,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将实现倍数级增长。
  陶冶预计,2024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重将达到17%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18.9%左右,终端电力消费比重将持续提高。
  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尹海斌指出,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各国缔结的承诺、中美两国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均提出,到2030年前使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升3倍。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11000吉瓦左右。从光伏行业看,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1054吉瓦,到2030年将达到5457吉瓦,相当于每年有550吉瓦左右的增量,规模相当庞大,我们对今后几年光伏产业发展态势仍保持乐观积极的判断。”尹海斌说。
  晶科能源全球光伏解决方案总监于瀚博预计,2024年全球主流光伏市场增速超过24%。“去年,行业排名前4的企业出货量合计占比达57%,行业前7位企业市场占有率达73%。今年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龙头企业优势进一步放大,排名前4的企业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60%。”
  多举措破解消纳压力
  新能源高速发展背景下,消纳问题愈发凸显。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1.47万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发电量8858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5833亿千瓦时,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6%,连续5年超过9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新能源调度运行室主任张金平进一步指出,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超过临界值,整体利用率下降是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按现有装机趋势预测,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将突破14亿千瓦,提前实现2030年风光总装机12亿千瓦的目标。今年我国新能源利用率可能降到95%以下,2025年还将进一步下降,2030年整体利用率或降至90%左右。”
  “根据相关研究,以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5%的比重为分界线,我国新能源产业已进入发展新阶段,将引发系统消纳成本上涨。”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资深专家李琼慧指出,2012年、2016年,我国都出现过大规模新能源消纳问题,目前消纳压力依然存在。
  李琼慧表示,值得关注的是,早些年的消纳问题和现在的消纳问题有本质区别,彼时新能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功率穿越能力不足、系统调节能力薄弱造成的脱网问题较严重,由此导致局部地区弃风、弃光率居高不下。“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解决消纳问题,通过竞价竞争,推动技术进步,最终实现以最低成本推动能源转型的目标。”
  张金平建议,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新能源并网时序,预警新能源消纳风险,提升功率预测水平。“风电、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各提升1个百分点,新能源利用率可增加0.2—0.9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量可增加1.9—6.6亿千瓦时,平均减少火电改造规模约150万千瓦,节省2亿元的灵活性改造成本。”
转自 中国能源报

Industrial Product Procurement

Go to Tima365 !

Official account
Hongwei Supply
Hongwei Supply
Tima365
Tima365
Applet
Tianma365
Tianma365
Logistics
Logistics
Video
Hongwei Supply Video
Hongwei Supply Video
Tima365 Video
Tima365 Video
Hongwei Supply Tiktok
Hongwei Supply Tiktok
Contact us
Hotline: 400 887 9967
Headquarters: 86-579-81799999
Fax: 86-579-81791111
E-mail: zjhw@hw-mail.cn
Supervise email: hwjw@hw-mail.cn
Add: No. 888 Jiuzhou West Road, Dongcheng Street, Yongkang, Jinhua, Zhejiang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