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的碰撞,内心深处对灵魂的探讨。《活法》让我有幸得到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中,最年轻的稻盛和夫的人生经验的指导,心灵深处犹如海涛巨浪般的撞击,深感受益匪浅,领悟到了自身活法的意义。
深入研读该书,起初有一种彷徨、恐惧,如果相信他说的都是对的,都是必须做的,那么以前的我就太过迷茫,虽然也是在认真的生活、工作,但是离稻盛和夫的哲学理论还是相差过于遥远,这是我不愿意承认的,令我内心内心非常的不安;细品到最后,又是另一种心境,有了一种了然于心的怅然领悟,原来人生是应该如此度过的,只要拥有自己坚定不移的活法原则,拨开迷雾,重塑自我,那么我将找到活着的伟大意义。
一、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没有梦想。失败后可以重整旗鼓,继续前进,可是没有梦想的人生,那将注定是混沌的一生。我相信“我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就如书中所言“若非心中有热切的渴望,美梦不会凭空实现”。以强烈的念头去想像自己的梦想,努力的接近它,所谓“相由心生”,内心拥有梦想,并且踏踏实实的去做,总有一日,一定会美梦成真。
以前我认为成功是可以通过短暂的、快速的努力来实现的,就像学校考试一样,临阵磨刀,不快也光。其实不然,短暂的努力只会让人拥有短暂的成功,犹如昙花一现,如此这般,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虚无,内心的无知、恐慌。真正的实现梦想,是需要一天一天的积累,一天、一周、一年、十年……朝着目标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去努力。
二、用这样的原则原理去思考
贯穿全章的原则就是“简单”,这个最为朴素的词语,竟然是创办两个世界500强的伟大企业家的经营原则,真是让人震惊!原来成功的经营之道,离我们如此之近,只不过我们被世间太多的欲望蒙蔽了双眼,舍弃了近在咫尺的成功之道,越离越远,有些人迂回后幸而回归原点,找到了真谛;有些人则内心复杂,迷失自我,走火入魔,终不能回归正途。
不说谎、不贪心、不给人添麻烦、要诚实、待人亲切。这些从小父母、老师耳提面命的道理,长大的我们还真正记得多少?我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给自我添加原则的一生,小到不贪心,大到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些原则都将伴随自己的成长,不断增加,要做到好的原则一旦建立,就要执行到底!
三、磨练心智,提升心性
提升自我的修为,做一个有深度的人是我的愿景之一。很多人都会说如果我一直是小孩子,无忧无虑的那该多好。可是我是绝不愿意这样的,我希望拥有自己的思想、人格,生活的目标,了解到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义。
我认为磨练心智、提升心性,就是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尝尽酸甜苦辣,面对苦难,当作修炼自我的一个过程,微笑面对;面对痛苦,隐忍住小我的情绪,成就大我;面对人类欲望的种种快乐,做到不嗔、不贪;面对过往的一切人、事,真诚相待,心怀感恩,就像书中提到的六大修行“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
如此,当人生走到尽头时,方能体会一杯平凡无奇的白开水,才是人世间最甜美的滋味!
四、以利他之心生活与工作
小时候,我的愿望是自己能够帮助那些苦难的人,可是现在这份愿景到底还有多少留在心里,我又为此做过什么呢?
这一篇章是令我最为惶恐的一章,文中多次提到,要将自己的事先摆在一边,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为世间、为人类尽心尽力。为什么我会惶恐呢,因为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但是我做不到这点,以前做不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做不到。读到书的最后,稻盛和夫提到“凡夫俗子想要彻底磨练心智达到真我,可能性几乎于零,我们要做的就是秉持理性与良心,去压抑感性与本能,努力把他控制好。”
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先将“为善”的念头,时刻放在心里,久而久之,我会成为自己梦想的那类人。
五、与宇宙相和谐
我相信命运的存在,更相信“因果法则”能够改变命运。
“心存善念的人,会展开美好的人生;心存歹念的人,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句话我十分相信,人首先要心底善良,长期以来一点一滴建立的善果,最终会让自己拥有完美的人生。
活法这本书,其实就是作者通过自身亲身经历、所思所想来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每诵读一遍,都能得到不同的启发。多次研读之后,发现其实全文提倡的就是一种简单的活法,越接近真理,道理越是简单!
成长分析:
1、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尚的人有许多值得我们领略的思想和品格,我们如果有一本好书,而且认真去领略他的思想,就想是在了解高尚人的思想,学习高尚人的品格,所以读好书和高尚的人谈话是差不多的,目的都是更加完善自我。胡海青在读稻盛和夫的《活法》时,也正是完成了与这个商界伟人的一次对话。
2、一些我们看似简单的平常的事情,往往蕴含这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秘密。《活法》向人们揭示了这些秘密,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简单的“知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去感受这些简单道理背后的深意。